新頭殼newtalk
今天(1)台灣食育協會高峰論壇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順利展開,現場找來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與科技部長陳良基,要藉由科技的力量改善台灣農產量,並且打算利用AI創新生態系,創造AI「科技田」,讓台灣農產量提升,並且達到永續經營的狀態。
台灣食育協會在10月1日舉辦食育論壇,由台灣食育協會理事長黃兆徽邀請農業和科技界產、官、學領航者出席對談,包括科技部長陳良基、農委會副部長陳吉仲、台北市電腦工會理事長童子賢、台灣食育協會理事蔡培慧立法委員等人,暢談以農立國的台灣,如何借重科技之力,為台灣開啟農業科技新時代。
陳吉仲表示,台灣務農人口老化、缺工問題嚴重,是目前農業面臨最大的問題,極需發展自動化採收的機械,此外,從生產端到銷售端,目前集貨、包裝及整個冷鏈體系,還落後菲律賓,農委會已經著手規畫,要在屏東設置一個大型的物流冷鏈發展示範中心,將以國際標來招商。
而且童子賢指出,根據他手上的資料,台灣平均每一公頃的農田,噴灑的農藥比起國際先進國家,要多上3-5倍,甚至7倍之多,讓人憂心忡忡。
陳吉仲指出,台灣農業一年損失約142億元,但政府補助災損僅36億,如何減少農民因為天災的損失、增加農民收入,讓消費者能買到安全的農產品,未來希望藉由台灣實力雄厚的ICT製造、資通訊等技術,導入傳統農業,透過感測技術、智能機器裝置、物聯網、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,打造智慧農業,希望能翻轉農民「靠天吃飯」的宿命。
陳良基談到科技如何協助農業時指出,近年已積極規畫國內人工智慧發展藍圖,打算仿效以農田耕作的方法,打造AI創新生態系,種好AI這片「科技田」,也堅信AI也能夠為國內農業找到不同的創新經營發展模式,可望解決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、也更能面對極端氣候等種種挑戰。
陳良基也提到,台灣身為科技大國,卻無法利用簡單的機械手臂來協助農民,他舉資源相當欠缺的以色列為例,當地仰賴高科技進行耕作、育種、採放、保鮮等流程,把沙漠變綠洲、用人工智慧來取代傳統經驗的判斷,讓以色列成為農業大國。
最後陳良基希望科技部能從三方面來協助農業科技發展,首先是智慧機械及AI和IOT物聯網在農、漁、畜業的應用,二是農業生技、水資源及環境優化等技術,三是研發農、漁、畜產品的保鮮技術, 結合「科技」,創造出一些新的解決方案。
而今天的高峰對談,從農村現況、科技發展與應用、市場與行銷、極端氣候的挑戰,各個面向進行討論,讓農業與科技充分對話、激盪出許多令人省思的議題,反應熱烈,看來台灣的農業科技大未來,看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BE%B2%E6%A5%AD-%E7%A7%91%E6%8A%80-%E9%A3%9F%E8%82%B2%E9%AB%98%E5%B3%B0襪子功能除臭鞋粉襪推薦
留言列表